1、清水煮粽子
2、不过粽子过量食用会增加胃肠负担。因此,老年人、儿童及消化功能不好者应慎食。同时,患有胆结石、高血压和糖尿病者也应少吃。
3、当自然放气结束后,焖20-30分钟分钟左右,就可以将粽子盛出锅了,请慢慢享用吧!
4、
粽子和豆浆据说更配哦7、吃粽子,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,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。
不要把粽子长期当早餐9、和豆浆一起吃,早上一个粽子配着一杯豆浆,对于上班族来说是营养又便捷。
10、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,每天食用一个肉粽或蛋黄粽等,摄入一定量的脂肪,可以有效地保持皮肤的弹性,增加肌肤的光泽度。
11、胃病、肠道病患者: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,使病情加重。过于油腻的粽子,也会引起消化不良、胀气,使疾病加重。
13、专家介绍,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,黏度高、不易消化,且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、肉类与油脂,而且缺乏膳食纤维。尤其是肉粽则含过多的脂肪、盐、糖,枧水粽只有糯米和糖,营养成分单一且不易消化。
14、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,但毕竟属于粮食,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、馒头、面条等主食,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,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。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。
15、专家表示,在吃粽子前如果吃些开胃的水果,再吃粽子就不会觉得腻了。菠萝、草莓、樱桃和杨梅这四种水果都是酸甜味的,很开胃,而且它们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,非常推荐和粽子搭配着吃。不仅如此,这些水果的共同作用就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有机酸、果酸和草酸等,不仅可使端午节的大餐更营养,还可及时消除粽子中的糯性,稀释胃肠中的油腻。
16、端午时节,不少市民喜欢把粽子作早饭吃。专家也提醒市民,虽然粽子可以冷食,但会比较硬,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,煮热变软后才吃。早上起来吃未加热的冷冻粽子,不容易消化,容易胃腹胀痛。当然,也不能长期以粽子作为早餐。对于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,冷藏最好不要超过3天。
17、粽子属于主食,三餐都可以吃,早餐甚至更合适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,饮食数量较少,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方便。
19、
20、半小时后,关火,让其静置,自然放气。
22、如果大家吃的粽子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速冻食品,则可以把它直接放在清水中煮至,因为这些速冻粽子已经经过了高温加工,它是一种熟食,人们把它放在锅中加热煮开以后再煮十分钟左右,粽子就能熟透,降温后取出去掉粽子叶就能直接吃。
23、粽子不容易消化,所以专家建议,吃粽子前先吃些水果是最健康的粽子吃法。
24、心血管病患者: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,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的人吃多了,可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
25、
26、在专家看来,由于粽子多半是用糯米制作的,在食用中要控制数量,每次食用不宜超过60克。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配喝茶水或豆浆等,以帮助吞咽和消化。
1、用大火加热。
2、当听到高压锅发出喷气声时,中小火加热半个小时。
煮粽子注意事项有哪些?5、
6、将煮好的沸水倒下去,水一定要高过粽子表面。
7、老人和儿童:粽子多用糯米制成,黏性大,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,极易造成消化不良。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,尤其是含有粗粮、薯类的粽子、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,吃时要细嚼慢咽,便于消化。
8、膳食纤维也能够加速肠胃蠕动,使更多油性物得以尽快排出体外。进入端午后,天气炎热,所以餐前吃点水果还可以帮助清热解毒。
吃粽子前先吃水果10、他指出,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,含米量约一碗左右,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。因此,张茂祥建议吃粽子一定要适而可止,别餐餐以粽果腹,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。
12、把粽子规则的摆放到高压锅内,这样粽子不容易煮破,一次性也能多煮一些。
13、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,含米量约一碗左右,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。因此,专家建议,吃粽子,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,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。
15、
16、隔水蒸制
18、高压锅煮粽子 不适宜吃粽子的人群
20、糖尿病患者: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如果不加节制,就会损害胰岛功能,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。
21、建议把这四种水果洗净后做成拼盘,摆上餐桌,也可以将上述水果各自榨成汁,去其渣当饮料喝。
22、粽子应趁热吃,加了油脂、肉、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,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。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,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。